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正文
校定楚词序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六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、《皇朝文鉴》卷九二、《文章辨体汇选》卷二九四
《汉书·朱买臣传》云:严助买臣,召见,说《春秋》,言楚词,帝甚说之。
《王褒传》云:宣帝武帝故事,徵能为楚词者九江被公等。
楚词虽肇于楚,而其目盖始于汉世。
然屈、宋之文,与后世依放者,通有此目。
而陈说之以为惟屈原所著则谓之《离骚》,后人效而继之则曰楚词,非也。
自汉以还,文师词宗慕其轨躅,摛华竞秀,而识其体要者亦寡。
盖屈、宋诸《骚》皆书楚语、作楚声、纪楚地、名楚物,故可谓之楚词。
若些、只、羌、谇、蹇、纷、侘傺者,楚语也;
顿挫悲壮,或韵或否者,楚声也;
沅、湘、江、澧,修门夏首者,楚地也;
兰、茝、荃、药,蕙、若、蘋、蘅者,楚物也。
他皆率若此,故以楚名之。
自汉以还,去古未远,犹有先贤风槩。
而近世文士,但赋其体、韵其语,言杂燕粤,事兼夷夏,而亦谓之楚词,失其指矣。
此书既古,简册迭传,亥豕帝虎,舛午甚多。
近世晁监美叔独好此书,乃以春明宋氏、赵郡苏氏本参校失得。
子伯以、叔予又以广平宋氏及唐本与《太史公记》诸书是正。
而某亦以先唐旧本及西都留监博士杨建勋及洛下诸人所藏,及武林吴郡椠本雠校,始得完善,文有殊同者皆两出之。
案此书旧十有六篇,并王逸《九思》为十七,而某所见旧本乃有扬雄《反骚》一篇,在《九叹》之后(此文亦见本传。),与《九思》共十有八篇。
王逸诸序并载于书末,犹《古文尚书》、汉本《法言》及《史记·自序》、《汉书·叙传》之体,骈列于卷尾,不冠于篇首也,今放此录之。
太史《屈原列传》、班固离骚传序论次灵均之事为详,故编于王序右方。
陈说之本以刘协《辨骚》在序之前,论世不伦,故绪而正之。
而《天问》之章词严义密,最为难诵柳柳州于千祀后独能作《天对》以应之,深宏杰异,析理精博,而近世文家亦难遽晓,故分章辨事,以其所对别附于问,庶几揽者莹然,知子厚之文不茍为艰深也。
自《屈传》而下至陈说之,又附以今,别为一卷,附十通之末,而目以《翼骚》云。
至于屈原行之忠狷,文之正变,事之当否,固昔贤之所详,仆可得而略之也。
政和初元七月初吉武阳黄某长睿
秘阁续法帖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六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、《宝刻丛编》卷一
崇宁丙戌岁夏调官上都,寓城南昭化坊李表伯舍。
旅食无事,因假信安刘丈赐本自摹,凡十卷,用桐纸六十枚。
凡再浃月,乃竟。
晴窗洁几,寂无尘虑,从容填郭,纤微弗差。
第此书当时绪次间有乖舛,及第十一卷文陋书恶,姑因其旧,弗删除云。
惟此卷逸少诸子书中,乃有「弘白」一帖,书既恶甚,语尤浅俗,缪厕诸王间,殊为不伦,故十卷中止去此一帖耳。
然第四卷中「得四月三日问」一帖尚可删也。
长睿父书。
跋钟虞二帖后(摹本)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六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唐文皇钟元常书云:「体则古而不今,字则长而逾制」。
今观世传逸少临钟书《尚书宣示》及《破关羽帖》并此表,字皆匾阔,殊无长体,岂文皇误以广为修乎?
窦泉《述书赋》云:小钟带名行书,一纸六行;
虞松草书具姓名,一纸十一行。
此卷钟、虞二帖正与此同,当是窦所见者。
虞松者,所谓名微格高,复见叔茂体裁简约,肌骨丰嫭,如空凝断云,水泛连鹭者也。
王小令一帖尤可爱,清丽婉雅,将逼子敬,骎骎欲度骅骝前,非虚语也。
大观元年十月五日长睿书。
东府所书急就章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六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绍圣彊圉赤奋若岁春三月东府草书《急就章》。
书此倏十二年,其中可兴慨者多矣。
大观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夜长睿题。
跋摹本王逸少尚书中书帖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六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右王逸少《尚书》十二帖,凡六十二行,五百十有三字,黵二灭一,注五,缺七字。
大观戊子岁八月二十六日癸卯洛阳官廨装,云林子书。
跋世说第三卷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六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大观己丑岁八月十日夜,于洛北应天寺校此卷。
时迎奉三圣御容,同舍宿者留守判官刘亨道、府推官东美河南王质夫
长睿书。
跋汉小黄门谯君碑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六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此碑称:「敏之先谯赣,能精微天意,传道与京君明」。
即《汉书》称京房治《易》,事梁人焦延寿者也。
而碑乃云「谯」,其氏姓不同如此,岂声文相近,承传之󸈠欤?
抑作碑者妄引以为谯君之先欤?
然二汉相距非甚远,为金石刻不应舛午,是知册牍所传,其失多矣。
《左氏》僖公二十三年:「,楚成得臣帅师伐陈,讨其贰于宋也。
遂取焦、夷,城顿而还」。
杜预谓「焦,今谯县也」,据此说,则焦、谯亦通音也。
近世有信安何籀者,以隶书知名,目是碑为蔡中郎书,未知何据
自谓学此法,清劲有古意,与梁、孟、皇行笔正相反。
予谓汉世隶法至魏大变,不必梁、蔡,势自尔也。
此碑意象古雅,在樊常侍、蔡槁长二碑上,借非中郎,自可师法。
大观三年八月癸未西都掾廨装。
长睿书。
〔附录〕燕几图序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六
燕几图》者,图几之制也。
初几有六,列等惟三,俱广一尺七寸五分,高二尺八寸。
而其长者二,各以广之数而四之积,而为长七尺也。
其中者二,各以广之数而三之积,而为长五尺二寸五分也。
其小者二,各以广之数而两之,则长三尺五寸也。
以广倍长,而几之制以成,纵横离合,变态无穷。
率视夫宾朋多寡、杯盘丰约,以为广狭之则。
遂创为二十体,变为四十名
因体定名,因名取义,谓之「骰子卓」,盖拟其六也。
燕衎之馀,以之展经史、陈古玩,无施而不宜,宁不愈于世俗之泥于小大一偏之用者乎。
图成,而耒阳宣君谷卿见而爱之,欲肆其布置。
务广而方,则不足于一隅,乃增一小者,合而为七,而其体始备,其名益多。
余嘉其善变而适于用也,易名「七星」,而并图之,名曰《燕几图》。
按图设席,类有雅致,顾虽小道,亦见吾二人之智若出于一云。
绍熙甲寅岁十二月丙午日云林居士黄长睿伯思序。
按:《燕几图》卷首,欣赏编(庚集)本。
右军论诸葛昏书后(摹本)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七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此卷有论诸葛昏书。
晋谢石尝求昏诸葛恢稚女,不许,及亡,乃成昏。
于时右军往谢家看新妇,犹有恢之遗则,威仪端详,容服光整。
王叹曰:「我在,遣女裁得尔耳」!
始不知此何与逸少事,而嗟赏若此,及观此帖,乃云:「二族旧对,故欲结援诸葛。
若以家穷,自当供助昏事」。
又云:「欲速知决」。
始知右军为主兹事,故观谢妇,发此叹也。
己丑岁十一月十九夜长睿书。
兰亭传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六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、嘉泰《会稽志》卷一六
甲申岁八月十一日夜,因临《兰亭》,阅《法书要录》见此记文词繁琐,戏为删润,但笔懒不能好书,当俟它日别写。
长睿题。
跋景福草书卷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七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唐昭宗景福三年正月改元为乾宁,此书乃是月作,而犹用旧号者,当是诏令未至燕地也。
此卷作草书,应规入绳,犹有遗法;
然僧书多蔬茹气,古今一也。
大观四年四月十一日长睿观。
跋昌谷别集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七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李贺逸诗凡五十二首。
案唐李公藩尝缀歌诗,为之叙,未成间,知有外兄,与有笔研旧,召见,托以搜采放失。
其人诺,且请曰:「某尽记篇咏,然黵改处多,愿得公所辑视之,当为是正」。
公喜,并付之。
弥年绝迹,复召诘之,乃云:「某与中表,自幼同处,恨其倨忽,常思报之。
今幸得公所藏,并旧有者,悉投匽中矣」。
公大恚,叱出之,嗟慨良久。
章什流传者少,今世行牧所叙歌诗篇才四卷耳。
此集所载,岂非李藩所藏之一二乎?
政和元年三月望黄某长睿父从赵来叔借传于河南右军官舍。
苏显道求章草卷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七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苏显道以此纸求仆章草《急就篇》,既为之书,并书《出师颂》等三篇,及于纸尾论书数条,以尽此卷。
字势笔迹虽愧昔人,然不知魏晋以先书法者愿勿示之。
大观四年六月庚寅黄某长睿书。
跋文会图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六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《文会图》,世传阎令画。
然图中有奚官捧笏囊者,予初疑之,以为唐史载,张九龄体弱有酝藉,故事,公卿皆󲦤笏于带,而后乘马,张独使人持之,因设笏囊,自九龄始。
阎令之没,距九龄作相凡六十年,不当此画已作笏囊也。
然予按梁《职仪》云,八坐尚书以紫裹手版;
《通志》云:令、录仆射尚书手版,皮紫裹之。
梁中世以来,唯八坐执笏者以紫囊之。
段成式酉阳·贬误》中尝引此,以为不始于陈希烈
则笏囊自萧梁以来有之,不特从九龄始也。
阎令之画笏囊,盖无足怪。
崇宁乙酉岁三月十二日手摹此图,因书卷末。
黄某长孺父记。
玉溪集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七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政和壬辰岁四月,从河南王晋玉东平吕氏本,篇目颇弗伦,因为绪正之。
二十九日乙卯,装于西都右军巡官舍之樾堂。
是夕微风,暑气殊清。
长睿父书。
石晋熊皦诗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七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刘梦得言八音与政通,文章与时高下,昔人是之。
五季道衰文丧,当时操笔牍士率皆哇俚浅下,乱杂无章。
其间能远不忘君,志在忧国,文虽肤近,而忠诚可取若者,盖鲜俪也。
余读其《上国音书绝》二十篇,及晋末感兴诸诗而悲之。
苏君又出当时集藁示余,虽不脱尔日风范,亦时有佳语,自可传后无疑。
大观四年十一月望黄某长睿观。
跋元和姓纂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七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此富郑公家书。
甲子岁,洛阳大水,公第书无虑万卷,率漂渍放失,市人时得而粥之「镇海节度」印章犹存。
是书尚轶数卷,以郑公物,姑致而藏之。
政和二年夏五月初吉云林子书。
陶渊明集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七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政和二年岁壬辰六月十四日己亥,于洛都大福先寺校竟。
京西漕使张集仙晋父公易总运六路,是日启行,与僚官送至白马,因游福先。
黄某长睿父记。
冀州刺史王纯碑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七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是碑刘河清沔元中见遗,犹乃祖龙阁所畜本也。
但有二通,此其一云。
政和元年十一月,于河南右军官舍装。
黄某长睿父以二年六月二十四日书。
跋温公新壶格七国戏二书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七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《新壶格》、《七国戏》二数,皆传自温公之孙樟文叔家。
图本乃公手书,颇有黵改处,盖初草定时本也。
政和元年六月十七日黄某长睿父书。